1. 幽门螺杆菌是什么?
幽门螺杆菌,最早在人类中发现,它是一种微需氧、螺旋形、革兰氏阴性细菌,具有数个极地鞭毛,便于移动[1]。幽门螺杆菌唯一的天然宿主是人的胃。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发生在儿童时期,并且在没有抗菌治疗的情况下会一直存在于宿主的生活中。
2. 幽门螺旋杆菌是如何传播的呢?
幽门螺旋杆菌传播的确切途径仍不清楚。然而,流行病学研究表明,食物接触受污染的水或土壤可能会增加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,这表明通过口-口、粪-口或胃-口接触进行的人际传播是最常见的。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能途径。因此,卫生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是降低感染率的重要因素。世界上超过 50% 的人口感染了幽门螺杆菌,在发展中国家的 50 岁以上成人感染率超过 80%。感染者通常会获得幽门螺旋杆菌 10 岁前和长大后感染。在亚洲,不同国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存在差异,报告的总体血清阳性率约为新加坡 31%、马来西亚 36%、日本 39%、台湾 55%、泰国 57%、58.%在中国,韩国为 60%,越南为 75%,印度为 79%,孟加拉国为 92%。
3. 幽门螺杆菌一定会致癌么?
虽然,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者比未感染者患癌的风险增大。但幽门螺杆菌的致癌与多种因素有关,如感染的菌株(毒力)不同,不同人的饮食习惯(包括高盐、过多食用加工食品等)不同,患者的自身状态(携带基因情况,血糖、体重的控制水平,胃酸分泌程度等)不同,最后导致的结果也是不相同的。幽门螺杆菌的慢性感染是会增加癌症的风险,并不意味着只要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致癌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必太过于恐慌。
4. 幽门螺杆菌如何至癌呢?
据估计,世界上 50% 的人口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,约 15% 的感染者发展为胃溃疡。然而,即使感染是无症状的,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消化性溃疡和胃癌。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没有症状,但感染的初始发作会导致急性胃炎伴胃酸过少,这可能会导致腹痛、恶心和呕吐,并在几天内消退[2]。流行病学研究表明,2-3% 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会发展为胃腺癌,0.1% 的人会发展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(MALT) 淋巴瘤。幽门螺杆菌通过鞭毛穿透胃粘膜,其中粘液层保护细菌免受胃的低 pH 值影响。超过 20% 的幽门螺杆菌菌株粘附在胃上皮细胞的表面。幽门螺杆菌通过粘附因子如血型抗原结合粘附素、唾液酸结合粘附素、外部炎症蛋白和粘附相关脂蛋白[3]。
BabA 是一种外膜蛋白,可与存在于胃上皮细胞表面的人岩藻糖基化 Lewis b 抗原或血型 O、A 和 B 抗原上的末端岩藻糖残基结合。
流行病学调查表明,O血型与胃病有关。SabA 是另一种 OMP 蛋白,它附着在唾液酸-Lewis x 和 Lewis a 抗原上。Lewis 和唾液酸-Lewis 抗原是岩藻糖基化的碳水化合物部分。幽门螺杆菌外膜蛋白 OipA 与上皮细胞受体的结合是未知的,但据推测它附着在细胞膜中存在的整合素上。整合素是将细胞附着在细胞外基质上的细胞质膜受体。幽门螺杆菌AlpA/B 的靶标是层粘连蛋白、IV 型胶原蛋白、纤连蛋白和玻连蛋白,它们是细胞外基质的组成部分。这与胃癌发展有关的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包括细胞毒素相关基因 A、空泡化细胞毒素 A 和外膜蛋白 OMP[4-5]。
5. 幽门螺杆菌有必要治疗么?
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,如果不积极治疗,胃粘膜会引起炎症,进一步引发浅表性胃炎、糜烂性胃炎,严重的可以发展成萎缩性胃炎,既而出现胃粘膜肠化、异型增生等,甚至还有1%-3%的人可以发展至胃癌。所以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一定要进行积极的除菌治疗、避免胃癌的发生。
6. 幽门螺杆菌如何治疗?
目前已设计 PPI 和抗菌剂的各种组合来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。这些方案包括三联疗法、含铋四联疗法、序贯疗法和伴随疗法(非铋四联疗法)。Maastricht I 共识报告建议治疗方案应达到至少 80% 的根除率,并提出了一个标准化的报告卡,用于评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新治疗方案的结果,在该报告卡上,抗幽门螺杆菌意向治疗分析中根除率为95%-100%的方案为A或优良,根除率为90%-95%为B或良,85%-89%为C或一般,81%-84% 为 D 或差,≤ 80% 为 F 或不可接受。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管理指南仍在不断发展,根据地理区域,已提出一线、替代一线、二线甚至三线疗法。表1总结了最近为亚太地区、发展中国家、欧洲和美国提出的指南。尽管针对不同领域提出了这些指南,但建议用于一线治疗和抢救治疗的方案通常是相似的。
表1 不同地理区域幽门螺杆菌感染管理建议的治疗方案:
参考文献
1. Peng Y, Croce CM.The role of MicroRNAs in human cancer.Signal Transduct Targeted Ther.2016;1:15004. doi:10.1038/sigtrans.2015.4.
2. Osman AGA,Molecular detec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GLmM gene among gastritis and duodenitis patients in Albogaa Specialized Hospital-Omdurman. Sudan University Sci Technol . 2019.
3. Bravo D, Hoare A, Soto C, Valenzuela MA, Quest AFG.Helicobacter pylori in human health and disease: mechanisms for local gastric and systemic effects.World J Gastroenterol.2018;24(28):3071–3089.
4. Khan MA Howden CW.Helicobacter pylori and related diseases, inEssential Medical Disorders of the Stomach and Small Intestine. 2019, Springer. p. 141-154.
5. Majumdar D. BebbJ,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peptic ulcers.Medicine.2019;47(5):292–300.
淄博市张店区人民医院 张好男